本文主要收集一些对于思维的探讨,比如本质思考、思维缺陷、思维模型等
本质思考
本质思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修行和与自我深度交流的逐步深入的进程。
- 从认识思维陷阱开始
- 掌握本质思考方法
- 改变不良思考习惯
- 日常训练本质思考方法,养成新的思考习惯
本质思考的习惯
- 精准性思考:语言越模糊,思考越难深入
- 非歧义思考:分岔的表述会使人偏离本质
- 反馈式思考:反复确认才能锚定问题的本质
- 多维度思考:克服信息缺损的有效方式
- 整合式思考:过早地进行简单选择,盲目行事往往会成为习惯
- 适应性思考:“生搬硬套”通常没有好结果
- 循环式思考:一步一步逼近问题的本质
精准性思考
语言越模糊,思考越难深入
切记,天下不可能有两本完全一样的个人“词典”
。因此,只要使用语言交流,说话者与 听话者之间对其理解就必然存在微秒差别。为了填平思维的这道鸿沟,人们应该:
- 努力尝试更多的表达方式(比如图表、音视频和打比方等)
- 尽量提供问题的背景说明或描述
- 站在听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听者容易听懂的方式表达
- 引入第三者的视角看待问题,抽象出共性,有助于精准表达。比如遇到这种情况,马云和马化腾等怎么表达或思考
非歧义思考
分岔的表述会使人偏离本质
存在歧义的问答,也就意味着语义的分岔、表义的分岔。可能会出现以下困境:
- 提问者以为回答者听懂了自己的意图,但实际上回答者理解的意思和提问者想表达的却不是一回事
- 回答者以为自己的回答已经被提问者所理解,但实际上提问者理解的和回答者想要表达的不一致
- 提问者和回答者语言中的关键词存在歧义或者不同的量化标准,导致大致意思是一样的,但厉害程度却大不相同
为此,提问者和回答者双方理应:
- 提问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提问目的
- 回答者则要思考提问者的真实意图
- 如果有不清楚的东西一定要先确认,再回答
- 回答者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对自己来说理所当然的东西,对于提问者不一定是理所当然的。
反馈式思考
反复确认才能锚定问题的本质
不清楚问题的具体表意、或者提问的表意含糊不清、或者提问用词有歧义、或者有隐含前提、或有不合理假设等等时, 一定要询问清楚,否则会引发严重后果。不懂装懂,会使你的思考偏离问题的本质。先把握住问题的 本质,就不会干很多白费功夫的事情。
- 不要怕麻烦或难以为情,该确认的事情不好好确认,就继续往下做,这可以说是一种“坏的思维习惯”。
- 不要怕麻烦或难以为情,你必须明白,弄清含糊不清的问题对双方来说都大有好处。
- 如果下属老提问,而你觉得对方很麻烦。这个时候,米一定要自我反省一下,自己的语言表达是不是有含糊不清的地方。
多维度思考
多维度思考是克服信息缺损的有效方式
基于以下事实,表达者的真实意图与接收者获得的信息之间避免不了缺损。
- 每个人对事物的表达至少会经历四层过滤器,每一层都可能损失部分信息。
- 通过五官获得感觉:每个人的五官能力各异,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和大小不同,获得的感觉也有差异。
- 身体内部语言:将五官得到的感觉转换成身体内部语言。而内部语言因人而异, 和这个人的阅历、教育背景、思想、潜意识和当时的状态等等都有关。
- 表达的草案:利用自己的个人词典和以往类似的经历,尝试转换成外在语言。这受限于个人的语言能力、思维和记忆等因素。
- 外在表达:形成表达草案之后,人们会根据时间地点场合、面对的人、当时的处境和个人的所处的角色定位等进行选择性或婉转地表达
- 每个人的视角或定位不同,那取舍和选择加工的方式和方向也不同
- 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各种信息会进行简化处理
- 另外,光靠语言无法完全传达所有信息。能够一起使用语言与语言以外的传达方式,当然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方式。
因此,需要从多维度来补充可能缺损的各种信息,相互印证,方可获得他人更为真实的表达信息。
整合式思考
整合思维是指 面对相互冲突甚至对立的模式时不是简单地进行选择,而是能够进行建设性的思考, 创造性地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形成一个既包含已有模式的某些成分但又优于已有模式的新模式。
过早地进行简单选择,盲目行事往往会成为习惯
- “有一些想法,就赶快行动”的方式好像也能成功解决问题,不过那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 凭借条件反射本能地行动,很多时候也能保证事情进展顺利
- 那些看起来已经被成功解决的事情,其实本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盲目行动通常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很容易形成习惯。为此,从平常开始,就要在每件事情上 有意识地训练“本质思考习惯”。以便在遇到需要认真思考的时候,能快速进入全面和深入思考状态。
适应性思考
“生搬硬套”通常没有好结果
在变化较少的时代,过去经历过的问题可能再次出现。因此可以重复利用以往的答案。曾解决过问题的方式 也会行之有效。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面临完全相同的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利用以往的答案 很难触及问题的本质。 有些现象看起来相似,但本质上完全不同。
对于那些非常复杂且绝不允许失误的问题,你必须在理解问题的本质之后,再仔细探讨其解决之策。如果养成 喜欢扑向“生搬硬套的答案的习惯”,就无法获得本质思考的习惯,这无疑是一种“坏的思维习惯”。
因此,不要养成“只追求答案的本身”的习惯,而是要注重背后的思考过程,强化“本质把握能力”,养成“本质思考习惯”。
循环式思考
循环式思考,一步一步逼近问题的本质
“把不成熟的想法有形化”是为了获得精确的市场反馈,也是为了下一步“思考”做准备,可以说是一种实验。
- “思考”和“行动”并不是一对反义词,而是互反馈网络中相互作用的因子。
- 为了好好“思考”,“尽快行动以获得正确的输入信息”式很高效的举措。尽早启动项目管理基本周期是非常必要的。
本质思考的陷阱
人们之所以被阻滞在问题的表面,很大程度是因为各式各样的思维陷阱。这些陷阱:
- 有的是源自人类的本性
- 有的是因为理性受到了情绪的浸泡
- 还有的则可以归咎于认知方式上存在的偏差。
面对如此多的陷阱,每个人难免都有深陷其中的时刻,而如果人们意识不到自身的处境,那么就只能像 无头苍蝇一样在陷阱中四处碰壁。主要陷阱有:
- 思维惰性:少思考是大脑的本能
- 认知扭曲:心理防御机制的副作用
- 盲区:紧急状态下人的视野会收缩
- 局限:只基于自己掌控的范围寻找方案
- 孤立:忽视各问题之间的关联
- 情绪:“非理性”会彻底扰乱思维过程
- 偏见:“无意识”会形成很多思维死角
- 责任感缺失:所有人都很容易放弃思考
- 思维静态化:看不见时代进步产生的新机会
思维惰性:少思考是大脑的本能
思维惰性
:该陷阱指的是不经过深入思考就断言问题的本质,或者认定眼前的问题与过去经历过的问题一样。 该陷阱的症状有:
- 沉醉于过去的成功,看不到当前问题的背景与前提条件所发生的变化,认定与过去问题一样。这一切将导致人们 所使用的方法根本无法触及新问题的本质。
- 对所谓的通常做法、标准做法不加思考就拿来使用。
- 自认为透彻地理解了问题的本质,并基于自己的臆想就给问题下定论。或者,基于对自己有利的假设去寻找 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们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处理问题,因此对于现成的方法充满了渴望,很容易忽略匹配性方面的因素。然而, 方法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存在的。如果不首先正确认识自己要达成的目标,方法的选择也就无从说起。
常见的忠告或案例如下:
思维紧箍咒:警惕那些成功的经验
。规模等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所面临问题的差异。- 表面化模仿:有些东西是永远复制不了的。
- 本末倒置: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 因果关系指的是原因和结果之间有着明确的关系。
- 相关关系指的是当一方发生变化时,另外一方也同时发生了变化。
- 有人会恶意吧相关关系说成因果关系,混淆两者。
- 轻率判断:完全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
- 数据迷信:对于所谓“客观正确”缺乏反思能力
-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先看到数据才得出结论,而是先有一个初步的结论才去找数据支撑。
- 数据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选择方式,所能支撑的结论可能是完全对立的。
- 数据很可能误导人们把相关关系视为因果关系
- 惯性定律:保持现状往往成了第一选择
- 对对象本身还没有充分探讨的情况下,就开始讨论应该采用的方法,最终很可能导致方法与实际对象完全脱离
- 如果讨论聚焦于问题的本质,那么无论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都能直接找到最恰当的应对之道。
- 如果忽视问题的本质,只是一味地讨论方法,讨论到最后就可能变成“老方法保卫战”。
我们应该注意:
- 不要迷信过去的成功经验、常识、通论、权威、舆论等
- 不要不加思索就轻易地下结论
- 不要被表象迷惑,不加研究就胡乱归结原因,采取错误的方法
无法正确解释所获取的信息,仅凭表象就做出判断。这种错误行为也包含在“思维惰性”陷阱中。
认知扭曲,心理防御机制的副作用
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而却由于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而不愿意承认并着手解决,这种情况就是 “认知扭曲陷阱”。
那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呢?
- 其原因就在于自我保护心理会扭曲人们对现状的认识。每个人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这是天性。
- 即使正确理解了目的、目标、计划,然而如果无法正确认识现状,那么就难以找到具体的方式方法
- 出人意料的是,即使能够得到代表现状的数据,很多时候人们也不愿意老实接受
- 在某一项工作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越多,人们就越不愿承认现状与其理想状态的差距。
- 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人们往往会把不满意的结果归咎于外因,把失误归因于客观条件或不可抗因素。
- 从而他们永远无法直面自己的粗心大意、懈怠、懒惰、嫌麻烦。
- 如果不能正视这种差距(计划与实际成果之间的差异),那么在之后就无法分析根本原因。
- 即使大的方向正确,但一旦要采取具体措施时,就会出现疏漏。
- 为了更加客观地把握现状,每个人必须从各种角度重新对现状进行审视
在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明确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使用方式。在确认数据正确之后,还要培养自己使用数据 的习惯。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某项事物进行说明,佐证判断正确与否
。
认知扭曲常见的案例有:
- 强调特殊性:对抗问题的万能盾牌
- 试试筛选:只强调有利的各项指标
要想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与解决手段,我们必须首先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现状,坦然接受那些让人不太愉快的信息, 分析计划与实际成果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然后再考虑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盲区:紧急状态下人的视野会收缩
在面对那些迫在眉睫的麻烦时,人们的视野会极速缩小。这种机制确实帮着人们通过了许多危险时刻。不过,有的时候, 这些迫在眉睫的麻烦其实源于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果不解决更深层次的麻烦,迫在眉睫的麻烦就会反复发作。
在发现计划与实际成果之间存在差异时,错把这种差异当成了症结所在,这就构成了”盲区陷阱“。有的人在分析问题时 所依据的逻辑是正确的,但分析缺乏深度,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
如果问题根本原因出在提出问题或给出报告数据的本人身上(或者数据本身的量化方法或思考模型上),那么光听他的报告是不会了解实情的。
局限:只基于自己掌控的范围寻找方案
如果既理解了问题的本质,又对现状有了把握,同时能发现计划与实际成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分析除了根本原因, 那么接下来就该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行动。然而,这个时候,人们总是很容易自我设限,只是利用自己能掌控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因为不用麻烦别人。
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手头现有的解决办法,当然,这些方法有时候确实就是最佳选择。不过,也有另一种可能,人们手边没有现成的最佳解决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任梦必须扩宽思路,去挖掘更多的可能性。
思考解决方案时,不应局限于自己的职位或已有的权利或资源等,也应该想一下,如果你拥有更大的权利或者你就是CEO或老板等,你会怎么去解决问题。
一切思考额核心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由自己解决所有问题。你的上级或其他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他们能够解决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 具备你没有的视角或思维方式或思考维度),能够改变你改变不了的东西。
案例有:
- 搭便车:免费的东西往往代价更高
- 换位思考:从更高的角度审视问题的本质,在更高层次调配资源
人们在讨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不要只考虑那些自己能够掌控的选项,还应该基于问题本身来思考。 同时,也应该设想一下,拥有更多权限的上级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如果能说动上级,那问题的解决途径会变得更清晰,效率也会提高。
孤立:忽视各问题之间的关联
很多时候,人们紧急满足于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以及采取行动,而对于问题最终是否获得解决,并没有进行检验或确认。人们只是自己感觉, 问题已经成功解决了。
经查验,预期效果根本没有达成,需要再次开启本质思考的循环:
- 确认是否真正找到了问题
- 认清现状与计划之间的差异
- 正确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 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所采取的措施可能确实解决了最初的问题,然而却同时引发了其他一些问题。因此,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言, 检验和确认工作必不可少。
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尽量将问题抽象化或具象化,比如用水流车流等做比拟,堵住了这头是否会把问题导向到另一个方向? 为了确认是否引发了其他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我们将问题抽象地分出层次,一层一层地检查问题是否获得了解决。
正反面思考:想方设法堵住思维的漏洞
我们很容易拘泥于自身的假设,尤其是那些自己呕心沥血好不容易得出的结论。于是,我们总是断定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
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某事件才会发生,在其他条件下,该事件必定不会发生,这就是假设。然而,当人们绞尽脑汁想证明假设成立时, 却很容易忘记假设的另一个侧面,那就是去证明,在其他条件下该事件不会发生。如果不能同时证明这两点,那假设就无法成立。
情绪:“非理性”会彻底扰乱思维过程
“情绪化”指的是由于情绪波动,人们往往会做出一些长远来看明显“弊大于利”的选择。
冲动是魔鬼:要解决问题,而非借问题发泄
切记,在情绪波动时,人都很难做出正常的判断。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那么你千万别对那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做出决定。 在思考时,人们必须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或者先搁置一下,发泄私愤的做法百害而无一利。
非理性迷雾: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不冷静买单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人们在做选择时,更应该着眼于现在雨未来的幸福。人们应当优先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以问题 为借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情绪激动的时候,必须慎重,必须反复用本质思考的方式确定自己的最终目的。
偏见:“无意识”会形成很多思维死角
从古至今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视角。对于特定的个人或群体,受家庭和教育背景行业背景、阅历以及思维习惯等作用下, 也会形成特殊的视角。
这些视角能帮助人类节省大量的判断时间,从而确保人类能够生存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殊视角提高了人类的效率, 从而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只是,有时候这些视角会妨碍人们从根本上把握问题,让人们无法采用最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
由于视角内嵌在思考的运作模式中,因此很难将其排除。同时,这种运作模式也会与其他陷阱相生相伴。“思维惰性陷阱”就与固定视角 有着极强的关联度。话虽如此,人们也可以反复思考自己所下的结论(问题的本质或者选择的解决对策),考虑一下,这些结论是否受到 习惯的影响,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无意识偏见”这个词。这种偏见由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个人经验、所属团体、视角等多种因素形成。 另外,大众传媒反复的宣传报道也可能让人们形成“无意识偏见”。无意识偏见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判断。所有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 先入为主:思维定式往往会形成误导
- 即使心里完全没有“歧视的意识”或者偏见,人们的大脑还是会自动进行主观臆断
- 人们应当反复审视自己所做的决定,看其是否受到“无意识偏见”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精准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 感情色彩:思维过程中的语言暗门
- 大脑其实更加偏好有积极感情色彩的表达(当然这种表达和文化教育背景等有关)
- 对古怪或负面的表达,人们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 大脑对于那些令人不舒服的表达,会自动产生抗拒反应,从而让人们带着怀疑的目光对其进行重新审视。
- 一旦大脑开始重新审视时,就会非常认真,这将大幅度提高人们做出正确判断的可能性。
- 由于大脑不会带着华裔的目光去看待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表达,因此会受到欺骗。
每个人都是习惯塑造的动物,因此要注意审视自身的判断是否受到习惯的影响。人类的大脑更加偏好有感情色彩的表达。 即使有些表达很容易直接获得认同,但所有人都该对此保持警惕,并检验大脑直接构建的关联性是否符合逻辑。
- 对其他人带有感情色彩的表达或者误导性的表达,要进行表达式改造,使其降低误导性,有助于大脑客观判断
- 对自己常用的表达进行审视,看是否有习惯性的误导,有则改之。有助于减少潜意识的错误判断
- 语言表达通过各种方式的改造,有助于全面多视角看问题,如拆解、调整词序、更换词语、剔除枝叶保留主干、近义词反义词替换等。
责任感缺失:所有人都很容易放弃思考
有些人其实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根本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属于“责任感缺失陷阱”。
显然,很多人对于把握问题的本质根本没有兴趣。他们对眼前出现的问题或者现象毫不在意,就跟与自己毫无关系一样。这类人认为, 眼前的事情应付一下就行了。自己采取的行动会引起何种变化,该变化又是否与预期相符,这都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他们一开始就放弃了思考。与之前的种种陷阱相比,这种陷阱更具危害性。
很少有人会在每件事情上都掉入“责任感缺失陷阱”。一般只是对于特定的现象,他们会放弃思考。在陷入了这种状态时, 他们其实是把“应付”这种方法当成了最本质的东西。
然而,方法其实依附于想要达成的目标,该目标远比方法更本质
。掉入“责任感缺失陷阱”的人,往往只在意“做眼前的事情”与“做 上级吩咐的事情”。
急于摆脱眼前麻烦,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如果当事人一味只是想摆脱眼前的困境,那么实际问题自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有想法,问题就有被彻底解决的希望。如果根本不愿承认问题的存在,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人们为什么不愿承认问题的存在呢? 我认为,这一切都源于两种因素引起的恶性循环:
失败恐惧:逃避会开启恶性循环
既往失败的悲痛经历,被上级严厉斥责的记忆,或者曾目睹过失败所造成的毁灭性影响,这些都使人们对于失败怀有极大的恐惧感。
为了避免失败,这类人就会选择那些不需要自己负责的选项。于是,他们放弃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同时也摆脱了需要承担的责任。 这一行为一旦形成习惯,他们的思考以及判断能力就会日益衰退,从而开启了恶性循环的大门。
文化环境:行为模式是塑造出来的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教导说“按大人说的去做”,而且其行为还受到了严格限制,那么,他就会认为按别人的命令行事是最正确的方式。 工作后,如果上级一直强调“按我说的做”,那么就会完全习惯这种行为模式。
如果这种不恰当的工作方式一直持续,长此以往,接受指示的人就彻底沦为了机器。他们丝毫不会关心这项工作究竟会给组织 或社会带来何种变化。这样一来,他们就很难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为了避免落入这种陷阱:
- 从个人层面而言,人们必须形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努力理解和阐明手头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把它当做自己的事情。
- 从文化、制度层面而言,人们应该尊重那些勇敢的失败者,并建立能够接受失败的组织文化和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某组织所采取的措施都能顺利实施,所有的活动都能顺利开展,那很可能是由于该组织所有成员都处于舒适圈之内,没有人愿意挑战有难度的问题
。 其实,任何人、任何组织总会遭遇“失败”,只要能从“失败”中获得教训,个人与组织就能不断成长。
思维静态化:看不到时代进步产生的新机会
有的时候,在新的情况下,过去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得到解决,而人们却丝毫没有察觉,并继续在该问题上花费时间与精力,并持续承受巨大的压力。
当今社会,事物正处于急速变化的形势中。即使个人没做出任何改变(虽然这点也不太可能),周围环境的变化也有可能让问题轻易解决。 或许,当重新审视过去没法做的事情时,人们就会发现,如果运用现代技术,这些事情很容易就迎刃而解了。
- 在时间维度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我们应该定期重新审视周边环境,因为在新的情况下,问题很可能可以轻易解决,或者不再是问题了
。 - 从空间或阶层维度上,很多问题可能换一个环境、或者上神或下降一个或多个阶层就可轻易解决。
本质思考的方法
明确各式各样的陷阱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真实处境,才找不到解决之道。 一旦摆脱了“当局者迷”的困境,方法很容易就会清晰化。当然,问题的关键还是运用这些方法的意愿, 有时候越简单的方法,往往才是越有效的。
对别人有效的方法,对自己不见得一定有效;对过去有效的方法,对现在或未来也不一定有效。只有深刻理解了方法背后的更为根本的思维方式, 再结合自身的状况与特质,才能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法。
格式化:重新构建底层逻辑的模型和框架
一旦陷入“思维惰性陷阱”,人们就会在没有理解问题本质的情况下,试图解决问题,或者说,在没有理解真正目标的情况下,就盲目行动。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恩替或采取有意义的行动。如果陷入了“思维惰性陷阱”,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从零开始重新思考问题
。
- 不管是“常识”“权威”,还是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一切都归零,彻底割断这些东西与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关联。清理完这些过滤层,人们才能对问题 的背景或者前提条件进行整理,并明确自己要采取的行动与措施。
- 有时候,让于该问题不相干的人士参与进来,并提一些问题,说不定会让你产生新的启示。在某个问题上过于纠结,人们肯呢个会陷入某个思维死循环, 始终跳不出来,或者会再加入各种不必要的要素,从而使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这都会使得在根本解决问题的路径上南辕北辙。另一方面,局外人不存在 上述的障碍,因此反而能接触到问题的核心。
- 另外,所有的判断都是基于特定的信息,因此人们必须要客观地重新审视这些信息,否则就容易出现偏差或受到误导。
这些信息到底是事实,还是意见?
信息发送人传递这些信息是否存在特定目的?这些问题都必须加以思考。 - 客观地重新考虑现有信息,尽量根据事实,从零开始重新对问题进行审视,只有这样人呢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陷入了“思维惰性陷阱”,并想办法从陷阱中脱身。
总结下来,如果陷入了“思维惰性陷阱”,那么:
- 最好的办法是从零开始重新思考问题
- 尝试把“常识”“权威”以及自己“过去的成功经历”放到一边。
- 让局外人参与进来,并提一些问题
- 重新客观地对现有信息进行审视
- 化整为零,从头开始,表面上这是在走弯路,但有时这其实是最实际的方法
剥离:清理问题背后的利害关系
无论人们对于目标的意义理解得多深刻,他都必须脚踏实地,从现实出发。要想真切地把握现状,人们就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信息。 正确理解这些信息,人们才清楚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通过不断地修正措施,逐渐缩小这种差距。
对于现状的信息而言,无论它们会让自己觉得有多么不舒服。你都必须接受。漠视现状,目标就会失去根基,成为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不管这些信息是否与自己的怠慢或工作失误有关,人们都没有必要采取防御性的姿态。说到底,这类信息只是展示现状的一个要素而已。 因此,人们必须尝试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上,冷静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审视。通过隔离自己,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 而不是从利己的角度辩护,你就无法用搪塞与敷衍之辞来保护自己,而直击本质的锐见则穿透阴霾,洞若观火。
切记,决策所基于的“事实”一定要是客观的、全面的,而不是被断章取义截取出来的“事实”碎片。另外,在处理信息时,一定要注意区别 “事实”与“意见”。如果是一些“意见性”或观点性的信息,那人们要先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意见,然后再对其进行处理。
对于所获得的信息,包括计划与实际成果之间存在差异的相关信息,即使听起来不那么让人舒服,人们也必须接受事实, 并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上仔细思考这些信息的含义。
反复溯因:层层剥开问题的核心
由于对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得不充分(RCA,即彻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往往使得人们把思考的重心放在了问题的现象上,或者说把问题的表面原因当成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并对此采取措施。这样一来,表面上问题看起来得到了解决,然而很快它又会再次出现。也就是说,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在使用RCA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反复使用追问原因的手法,这时候人们需要注意正确地使用语言。换而言之,在使用语言时,不能省略主语、谓语、 宾语,不能模棱两可,使用的概念定义必须非常清楚,无歧义,即要使用精准的表达方式。
所有人都应该反复追寻原因(至少重复5次以上),直到总是出现同一个理由。很多时候,找不到根本原因,完全是因为没有刨根问底。
越界:全视角、全方位地构想方法
即使顺利通过了以下阶段,还有可能掉入“局限陷阱”:
- 掌握了问题的本质
- 正确地理解了现状
- 同时也清楚计划与实际成果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 在经过RCA分析字后,我们还找到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当人们顺利绕过了以上陷阱后,他们往往在选择方法时,掉进了“局限陷阱”。一旦掉进了这个陷阱,往往就会在白白浪费成本后,所有事情都从头做起。
因此,应当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去考虑方法。我建议大家在选择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运用几个原则:
- 做决策时,你不但要站在自己立场上,还要站在自己的上级(或者说拥有更多权限、决定权和资源的人)的立场上去思考:
- 如果由他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会怎么做?
- 同时,你也要参考专家、咨询或搜索等途径所收集的意见或参考资料
- 不但要根据现状做决策,你也应该着眼于更长远一点儿的未来。
- 除了功能要求以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其他非功能要求(可靠性、可维护性、性能和安全等)
切记,一定要避免独自一人做决策,对于选择正确的方法而言,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军团作战而非独自厮杀,这里的军团成员可以为:
- 行业专家
- 受决策影响的人或事物
- 决策路径中的所有节点
- 同时空或跨时空类似的问题或决策
- 多维度视角
- 多利害方视角
刷新:反复核验和预判形势变化
不管在把握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方法方面,你做得多么完美,如果最后没有确认结果,那你就掉入了“孤立陷阱”。
基本上,只要实施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少都会有一些效果显现,但是这并不代表完全解决了问题。另外,有的时候, 原问题虽然得到了部分解决,但同时又产生了其他新问题。
应对这种状况的方法十分简单,就是及时确认现状。即使确认晚了,也比完全不确认好得多。
在采取措施之后,如果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那么你去确认措施结果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进行现状确认。不管怎样,你必须不时地对问题重新思考, 因为一段时间过去之后,问题本身可能已发生了变化。
在“项目管理的基本周期”图中,把握“实际成果”指的就是把握现状。如果能把握好“计划”与“实际成果”,你就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 通过分析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你就能确定对策或措施。
另外,在采取某种对策或措施之后,你必须检查其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说效果不太明显,你就必须再次确认预期效果与实际成果之间有多大差距, 讨论下一步的对策与措施。只有一次次启动这个循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需要记住以下tips:
- 采取某种行动之后,你必须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确认。
- 如果不能正确把握现状,你就无法准确解决问题
- 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情况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之前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再是最优选项。你必须在确认现状之后,再考虑下一步措施。
内省:平复情绪波动,避免冲动决策
人类很难避免出现情绪波动,重要的是,不能让情绪波动带来负面影响。要想完全消除情绪波动十分困难,但是你可以将情绪波动 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减小。为此,你可以:
- 发现自己处于不冷静的状态
- 发现自己处于不冷静状态,不要作任何决策或言行
- 让自己冷静下来,或先搁置问题或争议,不要急着决策
- 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处于冷静状态
在不冷静的状态下,人们做出的决策虽然不一定是错误的,但极有可能存在偏颇或隐患,另外,在此情况下,人们很可能受感情驱使,而误判问题的本质。
不断自问现在的自己是否冷静,这种行为本身也能抑制情绪波动。比较麻烦的是,明明没有冷静下来,却误以为自己已经冷静,并做出决策, 这种情况会带来严重问题而不自知。
- 每个人要有分辨自己是否处于冷静状态的意识
- “现在的你好像正被愤怒(或者是悲伤、灰心丧气)的情绪支配。你现在这种状态能算幸福吗?是你的初衷吗?继续沉浸在这种状态也好, 脱离这种状态也好,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自己想想应该怎么做吧!”
- 通过客观观察自己,你就能将愤怒、悲伤、灰心丧气的情绪从自身剥离。当情绪与人自身紧紧绑在一起时,它就会变得很难控制。然而, 通过客观观察自己,你就能将其剥离出来,并加以控制或和谐相处。
- 显然,最重要的就是捕捉到“我正被愤怒的情绪支配”这个信息。你的目的是客观地观察自己,因此不需要分析其原因,也不需要对其进行解释或赋予意义。 切记,你的首要目的在于通过客观观察自身的情绪状态,摆脱剧烈的情绪波动,不被感情所左右。
- 已经发生的事情显然无法改变了。然而,是继续受其负面影响,还是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你就能做出选择。需要指出的是,情绪会随着我们的行动而发生转变。
双层思考: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查验“思考”
”偏见陷阱“引起的问题,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所以想要事先预防非常困难。可见,如果能了解大脑有些什么样的运作习惯,那在做决策时,你就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受其影响。
另外,大脑更加偏好带有感情色彩的故事或描写。有些东西,如果重新查看,你可能会发现其逻辑漏洞,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一不留神你就会全盘接受。 另外,大脑存在一种机制:
- 会自动将积极向上的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
- 也同样会将负面的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
- 同时,在带有感情色彩的故事或描写面前,大脑往往会忽略总体数量或概率大小,有的不怀好意的人会利用大脑的这个特性进行信息操纵。
对比分析:深度挖掘缺乏责任感的原因
其实很多时候,在没有特大问题需要优先处理的情况下,对某些特定的事情,人们通常缺乏责任意识,只是按吩咐去做,这种情况我觉得有改善的余地。 如果只考虑怎么处理眼前的事情,或不思考行为目的,只按吩咐去做,那么事情确实也能得到“处理”,然而你从中学不到任何经验教训,也体会不到 工作的乐趣与完成工作时的成就感。
另外,人们过去的某些痛苦经历也可能导致了这种行为模式的产生。可能在过去,他们本想自主思考,积极行动,然而却因此受到斥责,被人否定。 这样一来,他们就习惯了“不去多想,按命令行事”的行为模式。
“责任性”的副作用极大,而且影响深远。如果发现自己染上了“事不关己综合性”,那么你必须做出努力,争取及早脱身。
定期升级:根据全新环境重新审视问题
为了避免掉入这个陷阱,你最好定期对自身的情况与周围的情况进行检查。即使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变化,但周围环境的改变可能已经解决了问题, 或者问题自身发生了蜕变。我们无法确保过去的对策到现在仍是最优选项。
我建议大家务必要定期对问题重新审视,思考新的变化会给自己领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并参考国际上的做法,或是参考其他公司、其他行业的一些做法。 这里的“参考”并不是全盘照搬其他公司或其他行业的做法。全盘照搬的做法其实完全就是掉入了“思维惰性陷阱”。另外,思考其他公司或其他行业的做法 为什么跟自己公司不一样,这对摆脱“思维静态化陷阱”也很有帮助。
本质思考的训练
具备良好的习惯,懂得各式各样的陷阱及跳出这些陷阱的方法,人们就走上了迈向本质的正途。然而,要想更高效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人们还需要具备 一些能力。当然,这些能力都是可以通过不断训练二培养起来的。
假设力:尽可能涵盖所有可能方案
很多人不用自己的大脑仔细思考问题的本质、行为的目的,致死一味顺从世间法则,或者套用以往的经验,妄加判断。
那为什么大家会跳过自己思考这个过程呢?原因多种多样,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倾向于只追求答案本身,同时缺乏善于提出假设的能力。
一件事情,如果进展顺利的结果与进展不顺利的结果之间落差,那么越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思维惰性会让我们更喜欢夸大事情进展不顺利时带来的危害与损失,而看清事情进展顺利时带来的利益和好处。
因此,对一件事情进展顺利的结果(最佳情况)与进展不顺利的结果(最坏情况)进行设想的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人们对最佳情况的假设 都不会好过真实的最佳情况,而我们对最坏情况的假设也都不会坏过真实的最坏情况。善于提出假设能让人们进行认真思考,而思考的结果,能让自己 更容易做出判断,究竟哪些是最接近真实的最佳情况与最坏情况。
最理想的是,我们能做出所有可能得假设,考虑到所有的最佳情况与最坏情况。然而,现实中,这一点往往无法实现。
- 送思考最佳情况与最坏情况的阶段开始。
- 如果预想中的最佳情况与最坏情况并没有什么区别(无论事情进展顺利与否都没有差别),那么就可能认为,它没有思考的价值。
- 另外,我们往往只考虑了最佳情况或者最坏情况(大多场合人们只考虑了最佳情况)。
- 由于我们有时只考虑了最佳情况,所以感受不到它与最坏情况的差别。
- 这样一来,我们会觉得自己思考好像也意义不大,还白白浪费了思考成本,因此会跳过自己思考这一步骤。
- 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这些判断都会在一瞬间完成。在完成了判断之后,本来应该思考的问题,大脑也会放弃思考,从而有可能引起重大失误。
-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最好稍微多花一点儿时间,只要能意识到事情发展的最佳情况与最坏情况,事情就会发生戏剧性变化。
- 如果能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某件事情的最佳情况与最坏情况,那当然最理想不过了。其实,哪怕我们多想一步,事情也会发生许多变化。
- 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只盯着“今天”,也要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有的东西从短期看只是成本支出,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变成了先期投资。 如果我们能把眼光放长远,从今天看到未来,那我们的决策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平时训练可以采取的方法:
- 寻找极限:找出最好最坏结果
- 最优选择:计算每种可能性的得失
逆向思考力:从未来可能得失败倒推
在并未进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很多人喜欢把过去的成功经历,其他公司的成功事例,抑或世间所谓的“常识”,套用在自己公司上面,结果造成了很多错误。
自己当初为什么使用那种方法取得了成功,其他公司又是为什么使用那种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世间“常识”又是为什么会变成常识?本来,人们应该在深入分析之后 再采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世上没有万能的解决方案。有的解决方案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见效,但如果满足不了条件要求,那该解决方案就不会奏效。 很多时候,照搬其他公司的做法往往麻烦不断,这是因为解决方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他公式能够满足的条件, 自己公司不一定能够满足,因为每家公司的聘用标准、员工研修项目、企业文化各不相同。
人们经常会机械地选择解决方案:
- 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案一定会行之有效。
- 对自己不够自信,对自己或公司面临的情况把握不到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家平时应该注意养成一种习惯: 主动思考什么样的情况下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案会失效(或者进行反向思考)。
如果能充分意识到,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案在某种情况下会失效,那么就能避免机械套用解决方案的问题。除了商业领域以外,很多地方也适用这个原则。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全体一致同意反而不合常理。大家的立场多种多样,每个人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利害关系,如果所有人都是同一个意见, 那这个决策过程肯定不合理。另外,“因为大家都赞同,所以我也跟着赞同”的做法也很有问题。
共情力:不断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不了解事情原委,就一味地认为某人的行为或决策有问题或不可理解或生气,你就会给对方留下很差的印象。这种做法虽然让自己精神上感到 舒服了,但学不到东西。尝试站在对方角度,模拟其做出决策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所有收获
。
不过,此时你也需要注意:必须严格区分站在自己角度时所思考的东西与站在他人角度所思考的东西
。如果模拟两可,弄不清自己到底是站在 哪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话,反而会将事情复杂化。
另外,你还可以进一步训练自己“站在他人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比如,对于那些跟自己毫无关系的问题,你也可以尝试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 也就是说“自我问题化”。通过“自我问题化”,你对那些至今为止没有关心过的事情会产生一种责任意识,这样你才会认真对待问题。 漠不关心会让进步停止。
信息整理力:辨别每种信息的类型和属性
真相、谎言、错误,统统交织在一起。其中有的消息只是单纯的错误信息,而有的假消息却暗含恶意。因此,正确识别和使用信息变得非常重要。
- 要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
- 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时候,你必须基于事实
- 很多观点被伪装成事实的样子出现
- 有的时候,事实与虚构交织在一起
- 事实又与推测交织在了一起
- 一则消息里面,哪部分属于事实,哪部分又属于观点,想要区分清楚并不简单
- 要练习正确分辨对方的观点及其表达方式
- 你要学会分辨哪些表达是对方的主观表达,哪些是情感表达,哪些又是对别人的评价。
- 这个练习方法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分辨观点的相关表达方式,同时思考对方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目的。
- 显然,你不仅要分辨出对方到底是生气,还是在悲伤,还要思考对方为什么要生气(或装作生气),为什么要悲伤(或装作悲伤)
- 要学会观察事实
有些报道的确传达了部分事实,也没有进行主观性的评述,但未必就真的客观公正。因为就算没有明确发表意见,通过对信息进行取舍拼接, 同样可以通过操纵信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觉得一些新闻不太对劲,那么你可以尝试搜寻其他消息来源,这样才能掌握整个新闻的全貌。
警惕“思维惰性陷阱”,即使是相同的数据,通过不同的展现方式,就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甚至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观点也好,事实也好, 总之要养成习惯,学会揣摩信息发送者的意图。
图像化能力:掌握更直观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强有力的武器,同时语言也存在局限性,这一点千万别忘记。对于同一个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有的表达方式可能 对于有的人来说并不能理解。
在对复杂事物进行解释说明时,不要光使用语言(文章),你还可以展示照片、图表或播放视频,努力尝试更多的组合型表达方式。
定规则能力:不断推演怎样的制度更合理
遵守规则本身并不是坏事,然而如果没有理解规则的本质,只是觉得既然是规则就必须遵守,那么人们很快就会掉入“思维惰性陷阱”。
制定规则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东西,或许你经常抱怨社会上的有些规则或政府制定的有些规则,可视想制定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规则 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当你想抱怨社会上的有些规则或政府制定的有些规则的时候,不要发完牢骚就算了,你应该尝试一下自己来制定规则。 可能你的规则不会生效,但尝试思考一下也无妨。
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怎样解决,新出现的抱怨又该如何应对,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成为一种训练。
另外,如果现行规则不那么令人满意,追寻其原因可以让自己思考得更加深入。是否有什么限制条件影响了规则的实施, 规则本身是否已经跟不上时代,你都可以进行思考。
遵守规则者如果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可以尝试一下成为规则制定者,这也是一种准备活动。
知识消化力:搭建自己的知识库
人们常常“自以为懂了”。“自以为懂了”又经常会引发“思维惰性”。因为自以为懂了之后,人们就不会再进行深入的思考。 是否真的懂了,只有尝试整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库,并向对面的人或网友解释清楚,才能做出判断。
数据力:探索事物之间的量化关系
收集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相出一些好点子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养成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依托数据采取行动的习惯极其重要。那么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掉进“认知扭曲”与“盲区”的陷阱了。
深度思考:基于底层逻辑思考潜在威胁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大家各自的领域里,出现什么样的技术革新会破坏大家现有的事业基础呢?如果现在行业的准入壁垒突然消失了又会发生什么呢? 另外,由于行政法规的一些限制,有些些行业很难进入,那要是这些行政法规突然消失的话,又会怎么样呢?
行政法规限制一旦消失,或者新技术的应用,本来是不同行业的公司,可能进入同一个领域。如果能从根本上理解我们致力于发展的事业, 那我们就能更容易发现这项事业,以及相关产业周边的新威胁。同时,如果我们把我们致力于发展的事业仅仅当做是实现某个目标的手段, 那我们就很难发现那些潜在的威胁。
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思考我们致力于发展的事业的本质,思考什么样的东西会破坏我们的事业基础,也要思考潜在威胁一旦成真(比如行政法规限制消失, 新技术的应用)又会发生哪些情况。
这样的思考练习必须反复进行,每一个季度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一次。因为随着时间变化,技术不断革新,国际形势不断改变,行政法规限制也可能已经废除。
为了按时间确认自己的想法如何改变,我们每次思考后务必要保留记录,便于下次重新进行审视。另外,如果习惯了这种方式,不光是我们自己公司, 我们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项目进行同样的思考。
这并非易事,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如果能定期进行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本质把握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训练实施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将这9种训练形成习惯,那我们的本质把握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
- 一开始,我们可以一天只做一种训练,一周或两周完成所有9种训练。这样会比较容易上手。
- 当我们习惯以后,可以每天挑战多个训练,直到每天可以完成9种训练。慢慢地我么会形成习惯,最后我们会下意识地进行某种训练, 连自己都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 另外,那些当我们掉入陷阱时的应对方法,我们可以找导师帮助我们进行练习,这样会更有效果。
导师能起很多作用,例如他们能帮我们判断是否处于冷静状态,避免我们在情绪波动时做出不理智的决策。或者当我们化身为规则 的制定者制定规则时,他们也可以进行聆听并做出评价。再或者能帮我们检查我们“自己的知识库”是否正确。
我们最好寻找那些我们打心底敬佩、信赖,同时能为我们着想的人来做我们的导师。如果对方知晓我们的秉性那是最好不过, 但这不是绝对必要的条件。
另外,我强烈推荐找那些与我们身处不同行业的人来帮忙,因为他们新颖的观点往往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果有这样的导师, 对我们提高本质把握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思考模型
思维在经过长久训练后会自然固化,因此思维模型应该具有弹性和开放性,同时具备实用性。
历史演化模型
知识在不断地演化中会越来越分散庞大,理解起来也越来越趋向于细枝末节。这引发了以下问题:
- 某类知识过于分散庞大,大脑难以整合,很难知晓全貌
- 过于分散,很难理清里面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从而很难用逻辑来合理概括
- 因很难摸清全貌,因此很难对知识分门别类,也很难区分轻重
不过在知识刚产生时,所涉及的东西往往比较少,因此找到知识的源头有利于彻底理解整个体系。 找源头有以下方法:
- 通过视频或请求这方面的行家了解概括
- 先阅读或关注其概论性书籍或文章
- 了解整个体系的演化历史,理清时间线和该时间线伴随着的其他相关事物或知识
- 不断提问(对自己或者模仿不同角色),探讨每个发展阶段的机理,理清演化的原因、必要性或必然性